Old行銷快易通

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如何避科技債?數位轉型加速之必要

科技的快速推演與人類的需求驅動,讓整體經濟朝向數位化發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潮流中,企業逐漸需要跟隨大眾需求所帶動的風潮進行即時的應變,也因此近年在產業的熱門話題中,「數位轉型」必定榜上有名。

在數位轉型需求驅動下,雲端服務需求隨之拉升,如今在全球市場稱霸的公有雲平台便是亞馬遜(Amazon)AWS。現任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的王定愷曾於誠洲電子、英特爾(Intel)等公司任職。王定愷表示,AWS業務跨足的領域與產業非常廣泛,而其任職經驗涵蓋半導體、硬體等產業,也因此更能夠理解產業語言以及可能面對的困難與未來機會。同時也能夠給予產業界夥伴有關軟硬體、系統整合的不同觀點。

如今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更加激起了數位轉型風潮,加上台灣5G即將進入商轉等因素,讓雲端平台需求提升,未來發展方向同樣備受矚目。DIGITIMES此次邀請到王定愷總經理與讀者分享,他在數位轉型、5G趨勢與未來雲端發展狀況的觀察。

問:許多公司IT部門還是屬於後勤單位。但在數位轉型潮流中,IT部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就您觀察,這樣的想法該如何改變?

答:科技產業變化非常快速,很大的驅動力來自客戶或消費者。我們可以看到比如運算的裝置從硬體到雲端,這些產品都有週期,會持續有新發明取代舊的,很難看到有哪個硬體一枝獨秀。同時,人們使用習慣與訊息量卻在不斷產生變化與持續增加,若要符合市場脈動,需要的是即時反應。換言之,倘若無法因應需求即時反應,就會跟消費者脫節。

所謂即時不只是反映在第一線接觸消費者端,而是一層層影響的,因此整個供應鏈都會受到壓力與影響。從這次疫情就可以看到,需要即時反應的涵蓋大企業到個人,若無法即時應變,營運就會受到極大挑戰。

過往企業營運規劃週期拉得比較長,而從前的商務驅動能量也偏向由技術面提供,新的技術出現並放到市場,就會引起注意與購買潮。然而現在卻不是這樣,反而是當許多人擁有同樣需求的狀況發生時,就能夠激起一波商機。現在的難點是在於如何驅動並想出能符合多數人需求的解決方案,在此次疫情就帶給市場很大反思,異軍突起的企業是怎麼爆發的,背後架構又是否能夠支撐突如其來的高需求與使用量。

客戶黏著度(stickiness)成為產業通用詞彙,在新經濟裡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新創圈中的爆紅、秒殺狀況等於是創造了共同需求,若之後無法撐住高流量,造成使用者經驗不佳就等同於前功盡棄。因此,這樣的情況下IT人員就很難繼續只做後勤,更不用說用舊的工具與間接方式去面對市場動態做出即時反應。例如電商產業配合節慶舉辦很多O2O(Online-to-offline)的活動,若是以傳統IT流程與舊工具應對,不只籌備期需拉長,在面對突發狀況時也難以臨機應變。

因此在軟體開發與整體產業出現了DevOps的概念,意即將開發與維運端做無縫銜接,這是缺一不可的。潮流瞬息萬變,唯有做好萬全的備援準備,才能應接突來的爆增需求。

至於「科技債」這個詞所形容的就是現在還在用從前的技術,因此現在就必須將債還完,才能用新的技術去因應新的挑戰。無法一蹴可幾歸因於過往的歷史包袱,例如資料庫的整理與大數據的分析等。若是無法因應,新進業者崛起的速度非常快,很有可能就無法匹敵。

問:台灣5G即將進入商轉,是否在其中看到新的趨勢變化?

答:將時間拉長來看,資通訊的匯流與競爭已有許久。除了在終端之外,基礎建設與技術端也是一樣,隨著發展,傳統藩籬正不斷被打破。不可忽視的,人類正持續朝著數位化快速推演,自3G開始,訊息量開始不斷暴增,再加上裝置不斷演進,電信營運商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放眼國際上的電信營運商,有些早已開始轉型,朝向加值型服務移動。最佳的例子便是美國的Verizon「去電信商化(uncarrier)」,開始向其他服務擴張,比如發展B2B業務、收購雅虎奇摩(Yahoo)。由此可見電信營運商若是要以傳統業務走下去,在未來資訊持續發展的狀態下,是很困難的。因此,尋找新的成長與發展動能是必要之事。

雖說電信業容易被取得執照才能做的事限制住,但就如同新創一樣,為什麼不能走向國際呢?一旦有想法出現,方法就會隨之出現,我認為台灣電信業較其他國家擁有更多利基,不但有強大的半導體與硬體製造,更有許多資通訊人才在國際舞台之上,不管是有經驗或年輕的人才,台灣都是非常充足的。

問:就您觀察,未來雲端市場會如何發展,會不會朝混合雲部署模式發展?在台灣的發展難處為何?

答:不論產業,技術都是持續演進的,並不是忽然之間就一步到位,而是演化的過程。因此,混合雲的部署方式會是一個重要的過渡。在如今企業紛紛上雲,我們可以理解將資料上雲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因此我們與VMware合作是因為其在地端的虛擬技術非常成熟,再加上VMware將地端與雲端的連接介面做得一致,在地端就可以做到雲端的操作。換言之便是在地端與雲端之間搭了一座橋樑,除了讓企業看到上雲之後一些地端看不到的可能性外,也能讓企業一步步理解雲服務的好處。

在美國上線的Outposts,希望的就是將雲端服務推行至邊緣端,讓有地端需求與延遲速度考量的企業都可以持續獲得雲端服務的益處。不管企業是否有機房,我們皆希望可以透過Outposts作為一個好的橋接。台灣未來也必定會導入,一切都在積極的推行、布局當中。

至於難處,相較於全球發展的狀況,台灣確實還有加速發展的空間。主要原因是決策者對於技術的理解,決策者若對技術不了解,可能就會依靠專業主管如CIO、CTO的意見。然而,CIO、CTO對技術的了解確實較為深厚,公司的技術與狀態卻可能跟不上改變。

就我們觀察,數位轉型成功的企業老闆驅動力非常高而關鍵。決策者常常對於雲端安全性有所疑慮而讓上雲計畫不了了之,反而是將科技債越疊越高,競爭力也會因此下降。競爭者往往在意料之外的狀況下冒出,儘管大家都知道技術是競爭的最佳利器,但卻不深入理解這些技術帶給產業什麼樣的變化。

而此次疫情對數位轉型的影響目前看來是正面的,最重要的便是轉型的意識有被提起。此外,我們同時看到線上線下活動的消長,實體零售、旅遊服務衰退,反之宅經濟相關的線上、虛擬服務需求暴增,讓企業開始思考支撐線上服務的基礎架構問題。

除去疫情,從我們過往的年增率皆維持在35%左右,便可以知道全世界需求狀況。目前的科技發展狀況跟以往完全不同,舉凡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甚至是與智慧有關的產業,都離不開雲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