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紛爭雖然目前暫時出現曙光,但在確切的結果塵埃落定之前,沒有誰敢保證不會再次出現波折,面對全球經濟可能出現成長趨緩的2020年,IEKCQM則預估,受到台商返台投資、國際原油跌價因素緩解等因素影響,再加上與人工智慧(AI)結合的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在今後5G世代將更廣泛的被產業界所採用,若能善用利基優勢,則2020年台灣製造業產值仍將有1.28%的成長。
IEKCQM指出,由於中美貿易紛爭迄今未能獲得解決,再加上英國脫歐的情況也仍未明朗,業者預期今後地緣政治所導致的衝突仍將持續,不穩定的因素加深了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而中國大陸整體經濟成長的趨緩,更讓業者備感壓力。
所幸,主要國家央行目前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了經濟成長動能,2020年國際原油價格的持平也將讓石化產品價格跌價因素緩解,受到AI應用擴散及各國5G商轉所衍生的需求,電子終端產品出貨將有所成長。對台灣業者而言,貿易紛爭導致的轉單效益,以及台商返台投資,加上各項減稅措施與擴張支出政策,均將支持台灣內需成長,因此台灣製造業產值在2020年可望上看19.18兆元,年增1.28%。
對此,製造業者則認為,雖然目前台商返台投資的預估金額遠超出原本預期;不過,這些投資目前多半都在規劃階段,2020年會有多少金額能實際落實,目前還是未知數。整體的主要風險還是來自於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以及中國大陸景氣能否維持等不確定因素。台灣製造業在2020年遭受衝擊在所難免,但在此風波中若能搶先掌握下一波市場商機,則一旦經濟情勢回穩,台灣製造業者仍將會大有可為。
至於業者口中的下一波市場商機,其實指的就是目前市場上正熱門的AIoT及5G等新技術與產業應用的結合所造就的數位經濟商機。
雖然,有研究機構預估,全球AIoT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51億美元,成長到2024年的162億美元,但對於AIoT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其實市場業者多半也都沒有個底。
業者指出,雖然目前AIoT似乎已經成了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但是因為目前在產業導入IoT的實際應用上,都還在初期階段,之後會有怎樣的發展都還難以預估的情況下,若要再進一步與AI結合,不論在技術發展或市場接受度上,能否如同研究機構預期的順遂,則還難有定論。
不過,業者也指出,由於5G即將進入商轉階段,而AIoT的風潮在產業界的鼓吹下,相信短期間內也將會持續站在浪頭上,台灣製造業,尤其是電子製造業者勢必要能在這波市場浪潮中搶得領先地位,才有機會能在今後智慧製造的相關領域中站穩腳步。
至於製造業者應該如何掌握先機,相關業者認為,台灣長期累積的資通訊產業基礎是眾所周知的優勢,但同時也可能因為固守在過往的優勢中,而成為進入新領域中的絆腳石。
業者特別指出,台灣資通訊產業的供應鏈雖然完整,但卻缺乏整合,技術發展端與應用端之間的差異應該要先加以彌平。尤其是針對AIoT應用的部分,需要的除了產品、平台之外,產業的應用服務與背後所需要的各項技術與資源,更是需要有龐大的人才才足以支應,這是相關單位在廣設試行區域的同時不應該忽略的問題。而業者們想要藉由這一波數位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的不僅是轉型,更可能是革命性的破壞創新,如果無法破繭而出,就將持續被侷限於硬體製造代工的階段。